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聯合申報的“江漢湖群清潔水產水質凈化生物-生態學基礎及保障策略”項目獲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資助。項目力爭在4年時間內,通過解析江漢湖群典型水產養殖模式氮磷來源、轉化及成因,研究池塘養殖和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水域生態效應;從生物-生態學角度研究強化清潔水產水質凈化機制,闡明池塘-凈化濕地清潔水產系統中氮磷循環機制以及系統尾水凈零排放的生物-生態協同機理;揭示稻-漁綜合種養系統氮磷等營養物質循環利用和能量高效流動的作用機制;最終確定基于養殖容量和受納水體功能區劃的尾水排放閾值。
為順利完成該目標任務,2021年4月1日至2日,水生所和長江所聯合到位于江漢平原核心地帶的荊州調研,實地考察項目實施區域的基本情況,以便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研究方案。此次調研由水生所科研處處長賀鋒研究員帶隊,長江所副所長李創舉研究員、科研處處長張輝研究員以及項目核心成員李鐘杰研究員、李谷研究員、邱東茹研究員、周巧紅研究員、徐棟研究員等20余位專家參加。
在依托于長江所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池塘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家參觀了中心目前正在運行的包括溝渠濕地-池塘復合循環水養殖、稻田-池塘復合種養、室內一體化循環水養殖等系統的清潔水產養殖模式,并對復合池塘養殖理念、生態濾池構建技術、固定化生態浮床技術以及稻田異位修復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在荊州農業高新區長江大學農業產業科技園內,大家參觀了不同類型的生態種養模式,聽取了長江大學朱建強教授關于圍繞稻蝦模式研發開展的田間工程改造、水質調控、繁育分離、面源污染控制等系統性工作的介紹。通過實地走訪,大家紛紛表示,此次調研的基地均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科研條件,為順利開展聯合基金項目提供了基礎保障。
賀鋒處長表示,聯合基金為長江所和水生所緊密開展科研合作提供了條件,此次調研標志著項目的正式啟動。李創舉副所長希望團隊成員團結協作、求真務實,圍繞項目目標,制定好研究技術路線,最終形成兼顧江漢湖群水域生態環境要求的清潔水產養殖綜合決策系統,為江漢湖群乃至湖北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提供科學和技術支撐。

調研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池塘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調研長江大學農業產業科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