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邀請專家在東營海躍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營海躍”)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刺參、海膽良種高效制種與苗種擴繁技術”(2018YFD0901603)中的“刺參陸基池塘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培育技術”任務進行了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青島科技大學和青島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課題負責人廖梅杰研究員匯報了刺參陸基池塘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培育技術和應用情況,課題組研發的適用于池塘刺參大規格苗種培育的敷底型立體多層培苗裝置及配套技術,支持東營海躍改造完成3000畝刺參良種大規格苗種培育示范池塘;建立了集成優良苗種選擇與投放、生物量控制、新型營養飼料制備與投喂、生態環境調控、生物安保和高效采捕等為一體的池塘大規格苗種培育新技術體系,制定了相關企業標準1項。課題組將刺參新品種—“參優1號”和“東科1號”引進到東營海躍,應用陸基池塘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培育技術在1個培育周期內(18個月)大規格苗種平均畝產150kg;支持東營海躍培育16~80頭/kg的大規格苗種約58.87萬kg,向周邊養殖戶推廣共計約41萬kg苗種。
驗收專家聽取了課題組的研究進展報告,核查了刺參苗種培育和生產銷售記錄,現場勘察了刺參良種苗種培育池塘及配套設施并隨機抽樣測定苗種重量、數量、規格,評價苗種健康狀況。現場抽測結果表明,利用該技術培育的1齡刺參苗種平均規格為14.02g/頭,苗種健康,活力強,攝食良好,一致同意通過現場驗收。
刺參陸基池塘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培育技術具有培育成本低、苗種品質好、單位產量高的特點。該技術體系的建立為刺參分級養成模式和北參南養模式對大規格苗種的產業化需求提供了技術保障,為刺參良種大規格苗種供給提供了新模式,對于推動刺參種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圖1. 刺參陸基池塘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培育技術現場驗收會

圖2.專家現場查看苗種培育池塘改造情況

圖3.池塘刺參大規格苗種培育專用敷底型立體多層培苗裝置

圖4.專家現場查看池塘苗種培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