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水產研究所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在珠三角河網浮游植物功能群對水環境的指示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as ecological indicators in a subtropical estuarine river delta system”發表于《Ecological Indicators》(2020年JCR影響因子4.958)。該論文得到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編號:2019A151501158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編號:41403071)、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項目編號:2021SJ-TD1)和國家淡水水產種質資源庫項目(項目編號:NFGR-2020)資助。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王超副研究員,上海海洋大學研究生賈慧娟和魏敬欣為并列第一作者。文章鏈接網址: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1.107651。
珠江水產研究所漁業環境保護與修復創新團隊以珠江三角洲——西北江河網為研究區域,基于2012和2015年兩個周年的研究數據,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對水環境的指示功能。研究結果表明:(1)2015年的水質狀況優于2012年,這主要得益于政府部門出臺有關水環境治理的措施,控制或削弱了污染源頭。(2)水質狀況的改善未改變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年際變化。(3)浮游植物功能群是水環境季節和空間變化的良好指示生物。(4)水環境質量改善的持續努力最終將改變優勢功能群的多樣性特征。該研究成果有助于補充完善珠江三角洲河網環境指示生物的多樣性,為快速全面地評價水環境質量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