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等項目的資助下,由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營養與飼料研究室范澤等人開展的“過量脂肪供給對大規格鯉魚肝胰臟脂肪代謝影響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xcessive dietary lipid affected growth performance, feed utilization, lipid deposition and hepatopancreas lipometabolism of large-size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發表于JCR 1區雜志《Frontiers in Nutrition》(IF=6.576)(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ut.2021.694426/full?utm_source=F-NTF&utm_medium=EMLX&utm_campaign=PRD_FEOPS_20170000_ARTICLE)。
本研究探討了大規格鯉魚對飼料脂肪的適宜需要量,分別以增重率和飼料系數為二次曲線回歸方程的因變量,分析得到大規格鯉魚對飼料脂肪最適需求量分別為5.95%和7.04%。同時發現,肝胰臟是鯉魚脂肪沉積的主要場所,肝胰臟脂肪沉積比肌肉更敏感,鯉魚對于高脂飼料的應答機制是通過降低肝臟內部脂肪合成代謝(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1基因表達水平下調),增加脂肪分解代謝(脂蛋白脂酶LPL和肉毒堿棕櫚酰轉移酶CPT1因表達水平上調)來應對高脂攝入,但由于自身調控能力有限,鯉魚攝入高脂飼料后仍會限制生長并帶來較多的脂肪沉積。

本研究為深入探討大規格鯉魚肝胰臟脂肪代謝機制奠定了理論基礎,為綠色高效飼料的研制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