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邀請專家,在海陽市黃海水產有限公司對國家“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項目“工廠化智能凈水裝備與高效養殖模式(2019YFD0900500)”課題5“蝦參循環水養殖工藝研究與清潔生產系統構建”中的海參循環水系統構建與養殖進行了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煙臺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項目跟蹤專家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呂劍研究員全程參與。
驗收專家聽取了課題負責人朱建新研究員的工作匯報,現場勘察了海參循環水養殖系統及其運行情況,抽樣測量了海參規格,一致同意通過現場驗收,形成驗收意見如下:課題組首次構建了一套適合海參工廠化的全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包括海參工廠化養殖自清潔附著裝置、海參養殖池雙通道進排水裝置,系統運行狀況良好;課題組確定了海參循環水養殖水質管理、飼料料泥比、投飼量等技術參數,建立了海參循環水養殖技術工藝;經過7個月養殖,海參最大增重達到63.6%,平均增重43.0%;驗收時養殖密度為6.6kg/m2。

呂劍研究員指出,海參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是一種新的嘗試,課題組突破海參循環水養殖營養調控、自動除污、水質凈化等關鍵技術,構建了海參循環水養殖新模式,并與龍頭企業協同推廣,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下一步要集中精力做好總結凝練工作。項目首席、黃海水產研究所曲克明研究員代表項目承擔單位對各位專家的指導和幫助表示感謝,要求課題組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水處理工藝和養殖工藝,做好效益分析,實實在在找到產業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