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組織召開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視頻啟動會,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根據會議精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迅速組織各調查組制定調查實施方案,目前由張穎研究員帶領的施氏鱘種質資源調查組已經圓滿完成分布在6個省的6個調查點的現場調查和樣品采集工作。

調查組陸續在黑龍江、北京、貴州、河北、浙江、遼寧6個省市開展調查工作,調查點包括:國家級原良種場(千島湖鱘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基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鱘魚工程繁育中心)、省級原良種場(撫遠鱘鰉魚繁育養殖有限公司)1個、龍頭企業“貴州荔波珠江源特種魚養殖有限公司以及邯鄲市鱘鯢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呼蘭水產試驗場、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寬甸水產試驗站。調查組開展了現場調查,調查期間嚴格按照《魚類樣品采集技術規范》、《魚類種質資源遺傳材料制作規范》,對施氏鱘個體進行了生物學特征特性的調查和測定、樣本收集以及遺傳材料制作,共采集活體種質資源300尾、標本資源30份、基因資源1100份、品質測定樣本180份。

調查組克服調查點多、取樣工具運輸難等種種困難,順利完成了施氏鱘6個調查點的系統調查和取樣工作,目前調查數據錄入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調查數據匯交平臺,采集樣本已經送相關檢測機構開展遺傳多樣性和肌肉品質的測定,等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施氏鱘不僅是我國重要的水產名特優養殖品種,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本次實施鱘種質資源的系統調查不僅了解了目前施氏鱘養殖種質資源現狀,還有利于施氏鱘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和有序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