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漁業生態環境研究室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量與標準研究中心合作研發了可快速富集漁業環境(淡水及海水養殖環境)中微塑料的磁性納米材料(mANM)。該研究成果以“pH-responsive magnetic artificial melanin with tunable aggregation-induced stronger magnetism for rapid remediation of plastic fragments”為題,發表在環境科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CR I區,IF: 10.588)上。
近年來,微塑料污染對水產養殖產品的影響引起廣泛關注。漁業環境中的微塑料主要來源于陸地上大型塑料垃圾的降解及養殖過程中塑料產品的使用。長期暴露于高濃度微塑料環境中,養殖水生物的質量安全和生殖發育都將受到巨大影響。但目前尚無快速檢測并去除漁業環境中微/納米塑料的可行方法,這一空白亟待填補。鑒于此,相關團隊聯合研制了一種包裹人工黑色素顆粒的超順磁納米材料。該復合材料具有以下明顯優勢:第一,回收率高,對水體中不同粒徑微塑料的去除率可達89.3%以上;第二,分離快速,可通過調節pH控制磁性納米顆粒聚團大小實現在強磁場中30秒快速分離微塑料;第三,易用性強,可吸附漁業環境中多種典型微塑料,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等,具有極強的推廣應用潛力。
本研究開發的磁性納米復合材料是國內首個可以應用到漁業環境中微塑料快速檢測及去除的材料,為漁業環境中新型污染監測和治理提供了新的視野。該材料性能優越、易用性高、生產成本低廉等優勢,賦予了該材料廣闊的應用前景。
東海所漁業生態環境研究室陳淵戈、歐陽瓏玲和院質標中心碩士研究生劉娜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院質標中心吳立冬副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此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中央公益性科研機構基礎研究基金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