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第5課題“冷泉化能生態系統漁業資源特征研究”利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南鋒”號漁業科學調查船共享航次,順利完成2022年夏季南海冷泉海域生物資源及生態環境調查任務(第3航次),在深海中層魚晝夜垂直遷移特征方面獲得新發現。
由南海所副所長李純厚研究員主持承擔的該重大項目課題通過利用“南鋒”號中層拖網、Multinet浮游動物多聯網、漁業聲學和CTD等多種調查手段,對南海冷泉區漁業資源進行了連續72小時觀測和取樣,獲取了冷泉區及對照區的漁業資源、浮游生物、微生物和物理海洋、海洋化學等環境參數與樣品,初步查明了0-800m水深漁業資源分布特征。

經調查研究發現,首次在夜間表層捕獲了蝰魚,表明蝰魚可能存在晝夜垂直遷移習性。該發現更新了以往對蝰魚習性的認知。該共享航次調查獲取的數據與樣品,將為探明南海冷泉系統漁業資源多樣性特征、垂直遷移過程及影響因素、冷泉生態系統對漁業資源的貢獻等科學問題,提供更全面豐富的數據支持與研究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