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日?;顒訉⒅亟饘黉\以離子形式排放到水生態系統中,長期低濃度的鋅離子暴露對魚類行為的影響尚不清楚。
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室基因中心以斑馬魚為研究對象,在鋅離子污染環境下,對斑馬魚行為變化、免疫調節等方面開展研究,并取得新進展。

研究團隊評估了雄性斑馬魚(Danio Rerio)在1.0或1.5ppm(mg/L)氯化鋅暴露6周后的行為和生理變化。鋅暴露導致雄性斑馬魚出現焦慮行為,同時改變了兩個暴露組的社交偏好。轉錄組分析表明,在雄性斑馬魚大腦中,鋅對免疫和神經遞質功能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暴露于1.0ppm的氯化鋅會導致大腦結構性免疫失調,而暴露于1.5ppm的氯化鋅會損害其神經遞質谷氨酸。在雄性斑馬魚腸道中,鋅會影響腸道細胞自我更新,有可能令其喪失防御功能。此外,暴露在1.5ppm的氯化鋅會抑制腸道免疫功能和酪氨酸代謝。本研究表明環境中的鋅離子可以通過調控神經遞質和免疫調節信號來改變雄性斑馬魚的行為。相關論文成果“Zinc alters behavioral phenotypes, neurotransmitter signatures, and immune homeostasis in male zebrafish (Danio rerio)”發表在環境毒理學一區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IF=10.753),生物技術研究室基因中心于凡博士為第一作者,徐跑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全文網址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4099。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872583)、水科院基本業務費(2019JBFZ01)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D0901202)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