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三亞熱帶水產研究院(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三亞綜合試驗站、院深遠海養殖技術與品種開發創新團隊)與三沙美濟漁業開發有限公司聯合啟動2022年第3航次,前往我國南沙美濟礁海域,執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專項、人社部海南三沙美濟礁海域尖吻鱸養殖技術示范服務團項目等相關科研任務。


近年來,南海所院創新團隊堅持“四個面向”,圍繞我國水產業拓展遠海增殖空間需求,結合當前產業現狀,以實現綠色發展為目標,堅持開展島礁漁業資源養護研究。在該航次任務中,南海所三亞院負責提供苗種,共搭載大珠母貝貝苗40萬個、東星斑和尖吻鱸等魚苗1萬余尾,按計劃將在美濟礁海域開展“遠海島礁增殖關鍵技術與模式構建”研究與應用。
針對大珠母貝幼貝近海養殖成活率極低導致產業萎縮,東星斑、尖吻鱸養殖病害頻發等問題,利用美濟礁優越的自然環境,南海所院創新團隊成功構建了“大珠母貝陸基繁育-深遠海復壯-近海養殖”的陸海接力養殖模式及“東星斑、尖吻鱸等海水魚深遠海養殖技術”,解決了從繁育到養殖、陸基近海到遠海等養殖過程中的系列問題,為有效養護遠海島礁漁業資源、實現生態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