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5日,由漁機所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裝備科技創新團隊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工廠化智能凈水裝備與高效養殖模式”項目課題“工廠化養殖水質智能調控技術與裝備研發”(2019YFD0900501)在山東煙臺召開績效評價會。
課題負責人張宇雷研究員就課題總體目標與完成情況、研究工作進展、標志性成果、組織管理、經費執行情況及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專家組聽取了匯報,審閱了課題自評價報告、科技報告及財務審計報告等相關材料,并實地察看了現場,經過質詢與討論,認為課題按照任務書要求開展并完成了相應研究工作,一致同意該課題通過績效評價。
課題組自2019年11月以來,針對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溶解氧和pH精準調控難題,研制了基于GRU預測模型的智能控氧和pH自適應控制裝備,精度誤差分別為±0.5mg/L和0.07,氧氣使用量節省50%以上;突破濾料強化和光-電催化氧化氨氮精準處理技術,創研了自清洗生物流化床、紫外光電協同催化氧化等氨氮精準處理裝備,氨氮去除負荷達610g/m3/d;建立了魚群攝食欲望表征模型,創新研發了基于聲-光耦合反饋的精準投飼,殘餌率0.65%;圍繞魚池清污及無損傷起捕技術難題,研制了水下清污機器人、拉簧式自動圍趕集魚和無葉式管道吸魚器,作業效率提升38%以上。該課題共計研發水質智能調控技術和裝備各 3 項;氨氮精準處理技術 4 項,裝備 2 臺(套);自動化精準管控裝備 3 項。發表論文11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其中成果轉化1項),獲得軟件著作權3項,形成水產行業標準報批稿1項;培養青年學術骨干10人,研究生12人,其中1名科研骨干獲得省部級人才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