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水產研究所科技人員在雙氫青蒿素(DHA)的抗蟲作用機制研究方面獲得了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別在《水生生物學報》(CSCD核心庫)2022年第7期和《Heliyon》(JCR二區,IF3.776)2023年2月28日在線發表,論文題目分別為《雙氫青蒿素對嗜熱四膜蟲的毒性效應》和《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response to exposure with dihydroartemisinin》。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為第一完成單位,潘厚軍研究員為兩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廣東醫科大學劉雨果老師為主要合作研究者。
青蒿素是中國發現的第一個被國際公認的防蟲抗瘧疾天然藥物的有效成分,雙氫青蒿素是其衍生物中極其重要的一種,與青蒿素相比具有水溶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更易代謝的特點,使其藥效價值大大提高。本研究以嗜熱四膜蟲為模式生物從氧化應激、線粒體損傷方面探討中草藥單體DHA的毒性效應。結果顯示一定濃度的DHA抑制嗜熱四膜蟲種群增殖,且呈劑量依賴效應。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到DHA對四膜蟲細胞的損傷形態。在此基礎上,采用高通量轉錄組測序技術探討DHA誘導嗜熱四膜蟲損傷可能的分子作用機制。結果表明:低濃度DHA作用下,四膜蟲細胞DNA復制相關的差異表達基因顯著富集;而高濃度DHA作用下,細胞能量代謝和壞死過程相關途徑差異基因顯著富集,對外源物質的解毒途徑相關通路基因表達顯著加強。推測高濃度DHA通過干擾嗜熱四膜蟲的能量代謝通路,使線粒體膜通透性改變而致細胞損傷,低濃度DHA作用下細胞通過調節抗氧化酶來抵御氧化應激。本研究結果為中草藥單體對嗜熱四膜蟲作用機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為我國水產抗寄生蟲綠色藥物篩選提供了支撐。
文章鏈接:http://doi.org/10.7541/2022.2021.089
https://doi.org/10.1016/j.heliyon.2023.e14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