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楊鏗副研究員帶領團隊成員胡曉娟博士、蔣魁工程師等一行4人,來到定點幫扶鎮——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大埕鎮,與大埕鎮黨委書記湯梓鵬、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王林衡等進行了座談,充分交流和總結了楊鏗團隊開展精準科技服務、助推當地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工作情況和成果亮點。
一年多來,楊鏗團隊在鎮黨委鎮政府和駐鎮幫扶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積極發揮農村科技特派員作用,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通過多種方式提升當地水產養殖技術水平,有效帶動養殖戶增產增收,取得了顯著的科技幫扶成效,得到當地政府、駐鎮幫扶工作隊和廣大養殖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一是建立了水產養殖技術服務站和檢測實驗室。2022年4月完成了服務站和水產動物病害檢測實驗室建設,免費為當地及周邊養殖戶提供包括水質指標、細菌檢測、病毒檢測等在內的多個監測項目的服務,從源頭上把控苗種質量,有效提高了養殖成功率,明顯降低了養殖風險。
二是推廣了“新型微生態調控養殖環境技術”“對蝦腸道健康調控關鍵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2022年團隊在埕南村悉心指導高位池對蝦養殖示范戶,采用南美白對蝦和斑節對蝦交替輪養的新模式,使南美白對蝦單造畝產達到7000斤,斑節對蝦單造畝產達到4000斤,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是開展了小水泥池養殖南美白對蝦的試驗及示范,以創建鮑魚育苗與對蝦養殖的輪養新模式,集成和優化了一套適合當地應用的養殖技術,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減少池塘閑置,有效帶動了養殖戶提高養殖收益。
四是推動了南海所花鱸基因資源評價與遺傳育種創新團隊與大埕鎮西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聯合開展花鱸苗選育、親魚養殖和魚苗孵化的研究和成果轉化,成功引入花鱸選育新品種,為當地企業進一步拓展花鱸魚苗孵化、標粗、銷售的苗種生產鏈打下了基礎,同時也積極帶動了當地就業。
下一步,楊鏗團隊將繼續結合大埕鎮水產養殖業現狀,深入了解當地水產養殖技術需求,發揮省農村科技特派員的作用和水產養殖技術服務站的平臺作用,更優質更全面提供科技指導以及水質、細菌、病毒等檢測服務,加大力度推廣新模式和新技術,為促進當地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