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水科院大宗淡水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創新團隊運用生物發酵技術在淡水魚飼料的應用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研究團隊分別通過復合益生菌液態發酵桑葉和辣木葉,研究了桑葉粉及發酵桑葉粉、辣木葉粉及發酵辣木葉粉在團頭魴飼料中的應用。通過研究發現,飼料中添加桑葉粉或發酵桑葉粉對團頭魴幼魚的生長性能有顯著影響,并且添加2.22%發酵桑葉粉可通過抑制TLR4/NF-κB信號通路促進魚的生長性能并增強機體抑炎反應,添加4.44%發酵桑葉粉可增強魚體血脂代謝調節和肝臟抗氧化能力。而在辣木葉粉及發酵辣木葉粉的飼養試驗中發現,日糧中添加2.2%和4.4%的發酵辣木葉粉可提高團頭魴幼魚的生長性能和肝臟的抗炎能力,改善其生理狀態,且添加4.4%發酵辣木葉粉可改善團頭魴幼魚的肌肉營養組成。綜合上述研究,益生菌發酵可改善淡水魚對桑葉粉、辣木葉粉等低效的植物飼料原料的利用,強化養殖動物的生理健康,具有廣泛的應用意義。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CARS-45)的支持,相關研究成果論文“The application of Moringa oleifera leaf meal and its fermentation products in the diet ofMegalobrama amblycephalajuveniles”發表于SCI期刊《Fermentation》(JCR二區,IF=5.123),“Mulberry leaf meal: A potential feed supplement for juvenileMegalobrama amblycephala‘Huahai No. 1’”發表于SCI期刊《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JCR一區,IF=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