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珠江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生態研究室劉亞秋助理研究員等發明的“一種氣呼吸魚類生態適應性馴化實驗裝置及實驗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1810788961.0
魚類生活習性多樣化,在水中多數硬骨魚類依靠鰓呼吸,然而許多魚類遇到定期的干旱,生活環境嚴重缺氧。在這種低氧的環境中,部分魚類會啟用輔助器官進行氣呼吸,即利用空氣中的氧進行呼吸,以滿足生理氧氣的需求。能夠進行氣呼吸的魚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或溶氧經常缺乏的水域,或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它是魚類適應環境的結果。目前,已經發現可以通過輔助器官進行氣呼吸的魚類有50科400余種,這些魚類可以通過其他器官輔助呼吸,如肺呼吸,皮膚呼吸,魚鰾呼吸,氣囊呼吸,或消化道呼吸等。目前,尚沒有針對氣呼吸魚類生態適應性進行研究實驗的裝置,這阻礙了魚類生理生態適應性相關研究的開展。
本發明通過室內模擬氣呼吸魚類野外自然環境條件,提供一種氣呼吸魚類生態適應性馴化實驗裝置及實驗方法,可有效的對氣呼吸魚類的生態適應性機制進行研究。該發明可以為廣泛探究淡水魚類生理生態學適應性機制提供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