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江所龜鱉遺傳育種團隊創新實現龜類受精卵無殼孵化
2023-11-13 18:30:19 來源:珠江水產研究所
近日,珠江水產研究所育種室”院級龜鱉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龜類繁育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創新實現了龜類受精卵無殼孵化。相關研究成果以”基于無殼孵化黃喉擬水龜胚胎發育活體觀察”發表于水生生物學報(IF=1.638,CSCD)。珠江所碩士研究生徐昊旸為第一作者,朱新平研究員和劉曉莉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研究生徐昊旸以該文章為基礎在中國水產學會淡水養殖分會2023年學術年會作報告,獲得優秀研究生報告一等獎。論文得到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2022A1515012274和2020A1515110659);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904010172和202206010070);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CAMC-2018F);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科技創新團隊(2020TD35和2020ZJTD01)等項目的資助。 無殼孵化作為一項備受人們關注的人工孵化技術,對推動孵化科技及生命科學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近年來在鳥類中興起的無殼人工孵化技術在醫療、精細化工等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關于龜鱉等爬行動物的無殼孵化研究卻鮮有報道。根據”基于無殼孵化黃喉擬水龜胚胎發育活體觀察”的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1.在無殼孵化時,無菌操作和無菌保鮮膜的覆蓋阻止微生物感染胚胎,起到擔任卵殼膜的作用;2.卵殼的鈣源對胚胎發育成稚龜不是必需的;3.受精卵本身水分可以支撐胚胎發育全過程;4.胚胎對外界氧氣的要求極低,僅依靠保鮮膜內空間所含氧氣胚胎也能正常發育。該研究進一步證明龜鱉具有極強的自我生存能力。隨著黃喉擬水龜龜胚無殼孵化的成功,無殼孵化龜鱉胚胎有望成為一種新的理想實驗模型。依照簡單便捷的操作方法可以批量制造出龜鱉胚胎模型來應用于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領域。
上一條:長江所承擔的石扁頭繁育馴化攻關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