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龍江所鹽堿水域養殖品種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王世會等人開展的“寒地鹽堿水養殖中華絨螯蟹品質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of adult Chinese mitten crabEriocheir sinensisreared in carbonate-alkalinity water”發表在JCR 1區期刊《Foods》(https://doi.org/10.3390/foods13030362)。
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是我國重要的水產經濟動物,近5年黑龍江省等寒冷地區的養殖面積和產量逐年提高,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前期研究發現,鹽堿水域養殖河蟹的風味更加,為探究寒地鹽堿水養殖河蟹與淡水養殖河蟹的品質差異,本研究以寒地鹽堿水池塘(鹽度:0.68±0.05 ppt;碳酸鹽堿度:8.48 ± 0.32 mmol/L;pH 8.72 ± 0.04)和葦塘(鹽度:0.56±0.02 ppt;碳酸鹽堿度:8.88 ± 0.04 mmol/L;pH 8.65 ± 0.04)養殖的遼河水系河蟹為研究對象,分析性腺發育、總可食率、常規營養成分、脂肪酸、游離氨基酸和礦物質元素等指標,結果表明寒地鹽堿水池塘養殖雌性河蟹積累更多的總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總必需游離氨基酸(∑EFA),同時其卵巢中積累更多的如鉀K、鈣Ca、鎂Mg、鐵Fe和鋅Zn等礦物質元素。葦塘養殖中華絨螯蟹肌肉中則積累更高的總游離氨基酸(∑FAA)。寒地鹽堿水養殖的遼河水系河蟹能夠完成性腺發育過程,同時積累更多的類胡蘿卜素、脂肪酸、游離氨基酸和礦物質元素。該研究證實了鹽堿水可顯著提升養殖河蟹品質的猜想。

注:IP,池塘養殖;SIRW,葦塘養殖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3YFD2401003)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2023TD59)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