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邀請相關專家在濰坊市三新水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對黃海所陳松林院士團隊主持承擔的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半滑舌鰨品種改良崗位項目(CARS-47-G03)和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院士專項,2023ZLYS02)等項目中采用基因組選擇技術和性別特異分子標記技術培育的半滑舌鰨“鰨優1號”新品種苗種進行了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國海洋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下營增殖實驗站等單位的有關專家組成。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負責人有關情況匯報,查看了育苗生產數據資料,并進行現場查看和取樣測量。結果顯示,陳松林院士團隊2024年繁育“鰨優1號”新品種苗種共計1080余萬尾,其中春節(4-6月)批次530余萬尾,秋季(7-9月)批次550余萬尾,抽查的秋季批次魚苗30尾,平均全長為6.5cm。專家組認為,“鰨優1號”新品種規模化繁育取得了預期效果,一致同意通過現場驗收。
半滑舌鰨“鰨優1號”新品種由黃海所聯合海陽市黃海水產有限公司、唐山市維卓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和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等國內多家半滑舌鰨養殖企業歷經十余年培育而成。“鰨優1號”新品種具有抗病力強、生長快、養殖存活率高等優點,與未經選育的半滑舌鰨相比,抗哈維氏弧菌感染能力提高30.9%,18月齡魚的體重平均提高17.7%,養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5.7%。此外,“鰨優1號”新品種苗種的生理雌魚比例比普通苗種提高了20%左右。
“鰨優1號”新品種自2021年通過國家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以來,經過連續多年推廣,效果顯著,半滑舌鰨整體養殖成活率由以往的不到50%提高到70%以上,成為中國水產育種領域抗病育種成功的典范,也是我國“一條魚帶動一方漁業經濟”的典范。相關成果獲得中國水產學會范蠡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多項獎勵,帶動山東省和河北省多家水產養殖企業成功獲批了半滑舌鰨良種場和國家級種質資源場,并入選國家水產種業陣型企業。
目前,半滑舌鰨“鰨優1號”新品種已被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列為2024年重點推廣水產新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