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國航海學會在上海組織召開了科技成果鑒定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完成的“漁船船型優化節能技術與高效捕撈裝備系統集成”項目通過了專家鑒定。
本項目依托農業科研行業專項、國家支撐計劃和上海市科技興農等專項的資金支持,針對我國漁船船型混雜、系統裝備落后、安全性能差、油耗高等問題,開展漁船船型優化和高效捕撈裝備系統集成研究。采用CFD流體分析與EFD船模比較試驗驗證方法,綜合利用NAPA、ANSYS有限元分析進行基于多目標參數數字化總體性能分析、船型降阻線型精細化設計,形成了中小型漁船船型節能降阻和船型標準化設計的指導方法,創新建立了面向中小型漁船的阻力特性分析和快速性預報模型,平均誤差<3 .5%。采用新型水滴型球艏和球艉、變頻電力推進系統、主機余熱利用等節能技術,并利用主機pto和液壓高效傳動方式,有效發揮主機功率,采用負載敏感控制技術,實現漁撈機械與漁具載荷自適應控制,項目開發的節能標準化系列船型同比節能達15-20%,配合漁業和漁船主管部門開創了“五統一”漁船標準化推廣模式,研究成果經在上海、江蘇及遠洋漁業等區域進行示范應用,共推廣九型節能標準化漁船923艘,新增造船投入18.79億元,新增造船利潤2.25億元,捕撈產值約17億元/年,捕撈新增利潤4.75億元/年,平均節省柴油23518噸/年,減少co2排放74936噸/年;推廣應用高效捕撈裝備2531臺套,產值7.2億元;增加就業約2萬人。社會、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