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主持承擔的國家863課題“基于全基因組信息的半滑舌鰨遺傳選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半滑舌鰨抗病性狀的遺傳解析及抗病分子育種的基礎研究”等課題中建立的半滑舌鰨抗病家系、采用全基因組選擇技術批量化培育出的舌鰨抗病魚苗以及高雌魚苗等,在萊州市明波水產有限公司通過了專家現場驗收。驗收組由來自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驗收專家聽取了課題負責人陳松林研究員的工作匯報,查閱了相關記錄,查看了現場,并進行了取樣測試。課題組利用2014年建立的107個半滑舌鰨家系以及篩選出的抗哈維氏弧菌和抗遲緩愛德華氏菌家系構建了參考群體,并對參考群體進行了全基因組重測序,獲得了170多萬個SNP位點,采用數量遺傳學模型預測了參考群體的基因組育種值(GEBV),發現2014年篩選出的多個抗病家系具有高的GEBV值,適合作為親本繁育后代;基于不同家系的GEBV值,篩選出抗哈維氏弧菌家系的雄魚與人工養殖或野生雌性親魚配對繁殖建立了家系31個,生產了抗病家系的后代魚苗70萬尾,驗收時魚苗平均全長為50毫米,活力良好;利用黃海所建立的半滑舌鰨性別連鎖微衛星標記和遺傳性別鑒定技術對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繁殖用的 888尾雄性親魚進行了遺傳性別鑒定,篩選出優質雄性親魚710尾用于2016年的苗種繁育,共生產出高雌優質苗種約500萬尾,驗收時魚苗平均全長為51.8毫米。
半滑舌鰨是我國海水魚類養殖的主導品種之一,商品魚價格始終處于高位狀態。 但近幾年病害頻發,苗種期病害導致養成率降低,嚴重影響了養殖產業的發展。黃海所魚類種質資源與分子育種研究團隊瞄準產業中這一重大關鍵問題,在業已完成的半滑舌鰨全基因組測序和精細圖譜的基礎上,采用全基因組選擇技術開展半滑舌鰨抗病良種選育的前沿課題研究,目前已取得重要進展,篩選到抗哈維氏菌病家系,并根據基因組育種值GEBV生產了一批優質高抗苗種,為培育半滑舌鰨抗病高產新品種奠定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