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科技支撐計劃及廣東省海洋漁業(yè)科技推廣專項的資助下,珠江所陳昆慈研究員帶領鱧育種團隊對雜交鱧育種開展了深入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開展“烏斑雜交鱧”新品種推廣,與多家企業(yè)合作,初步建立了“研究所-企業(yè)-養(yǎng)殖戶”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及雜交鱧良種“育繁推”一體化的技術體系。在廣東、山東等六個省(市)地成功推廣養(yǎng)殖,主產區(qū)廣東投苗量達到2.8億尾,養(yǎng)殖面積1.8萬畝,畝產普遍達8-10噸,效益顯著;二是深入開展鱧基因組學研究,完成烏鱧全基因組測序與裝配,獲得600M基因組數(shù)據(jù)和超3萬個基因;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啟動了斑鱧全基因組測序工作,為開展基因組選育奠定了基礎;三是開展全雄雜交鱧新品種培育,團隊在大量多態(tài)標記中篩選獲得與斑鱧性別相關SNP標記5個,經過大群體驗證,這些標記性別鑒定準確率均達到85%以上,為超雄斑鱧鑒定和全雄烏斑雜交鱧培育解決了關鍵技術。通過基因型測序,確定了鱧性別決定為雄性異配的XY方式,為深入研究鱧性別決定機制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