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9月24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產遺傳育種研究室副主任董在杰研究員主持的“福瑞鯉的擴繁及高效養殖技術示范”、“多性狀復合育種技術的引進及其在大宗淡水魚類上的應用”等兩個項目分別在哈爾濱、上海通過了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組織的驗收。
“福瑞鯉的擴繁及高效養殖技術示范”項目,在廣西、寧夏、河南和貴州等地建立了4個福瑞鯉規模化苗種擴繁基地,在全國共建立了15個養殖示范區,擴繁福瑞鯉親魚2.8萬尾,生產福瑞鯉魚苗3.72億尾,推廣養殖面積達22.56萬畝,苗種銷售收入351萬元,凈利潤195萬元;制定了福瑞鯉親本選配技術、親本保種技術、苗種規模化生產技術;獲省部級獎勵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項,發表論文8篇(其中SCI期刊收錄論文2篇)。舉辦技術培訓12次,培訓漁業技術人員和養殖戶1200多人次,新增就業人數120人。
“多性狀復合育種技術的引進及其在大宗淡水魚類上的應用”項目,引進了結合數量遺傳學BLUP分析和家系選育的綜合選育方法,改進了閾性狀和數量性狀結合的選育技術、基于F1的復合雜交預測技術,建立鯉魚、鯽魚、鰱魚、草魚和團頭魴等育種基礎群體7個;通過ASReml3等軟件計算出鯉魚育種值和權重分配系數,以鯉生長和抗寒性狀為選育目標,建立了一套鯉魚的多形狀復合育種技術,獲得100個家系,培育了一個新品種,并將該技術推廣至鯽魚、鰱魚、草魚和團頭魴等魚類育種中;獲部、省級獎勵2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培養博士2名,碩士5名。
專家組分別采取聽取匯報、審核材料等方式,經質詢和討論,認為項目驗收材料齊全、數據詳實、項目資金使用規范,符合驗收要求,一致同意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