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專家在茂名市電白縣對蝦養殖基地,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承擔的“溶藻菌制劑防控池塘有害藍藻”技術進行現場測試。
項目試驗示范面積138公頃,采用無公害健康養殖技術進行對蝦健康養殖生產,實施養殖水環境綜合調控,養殖過程不換水,少量添水保持水位。其中,試驗池在上述技術措施的基礎上,每7-10d定期施用自主研發的藍藻溶藻菌制劑,防控顫藻、微囊藻等有害藍藻;對照池不施用藍藻溶藻菌制劑。自7月12日放養蝦苗養殖至今,經歷了超強臺風威馬遜和臺風海鷗以及長期陰雨及連續強降雨天氣。
專家組聽取了課題組的工作匯報,審閱了相關材料,并進行了現場抽樣檢測。實驗池塘水質呈綠色或黃綠色,無浮泥,微藻數量穩定,微藻細胞總量平均為8.24×108個/L,其中硅藻占54.8%、綠藻占42.8%、藍藻占2.4%,主要優勢種波吉卵囊藻和角毛藻的平均數量分別為3.23×108個/L和3.00×108個/L,分別占蝦池微藻細胞總量的39.2%和36.4%。而對照池的水體呈暗綠色,形成以微囊藻、顫藻等有害藍藻為優勢的微藻藻相,微藻細胞總量平均為3.24×109個/L,其中微囊藻平均數量達到3.12×109個/L,占總體微藻數量的96.4%。通過實施溶藻菌制劑防控池塘有害藍藻技術,養殖池塘水體的有害藍藻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以綠藻和硅藻為優勢的優良微藻藻相結構,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現場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