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宋奔奔等人發明的“一種內循環魚池及循環水出來工藝”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201310100217.5。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內循環魚池及循環水的處理工藝。本發明利用魚池的邊角等空置區域配置氣提裝置、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裝置;集推流、增氧、脫氣、固體過濾、生物過濾等多種功能于魚池設計中;通過設置氣提泵、移動床生物濾器、豎流沉淀器等,完善并強化魚池水處理功能,有增氧、脫氣、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功能;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降低了水體循環速率;通過減輕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負荷量,降低水體循環速率與循環水泵運行能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特點在于:完善并強化魚池水處理功能,有增氧、脫氣、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功能,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降低了水體循環速率,降低水體循環速率與循環水泵運行能耗;能夠簡便、高效收集和排出殘餌糞便等顆粒有機物;與單線性水處理工藝流程相比,本工藝流程具有內循環功能,可大大降低水體循環速率,降低水泵能耗,減輕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負荷量;本發明工藝流程具有一定內循環水處理能力的魚池系統,每個魚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與靈活性;對斷水、水處理設備故障、檢修等復雜工況適應性、平穩性更好。本發明適用于大多魚類成魚或親魚養殖,尤其適用于游泳性魚類的高密度集約化養殖;也可用于其他相關水產養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