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鋼春副研究員、顧若波研究員等人發明的“一種刀鱭魚種的運輸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1110369485.8。
本發明涉及一種刀鱭天然魚種或者人工繁育魚種的運輸方法,屬于魚類養殖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運輸季節的選擇、配備盛放魚種的容器及運輸用水的鹽度。其特征是不進行充氧并添加8‰~10‰鹽度原塘水運輸,水箱的水位占容器容積的3/4左右,魚種規格為8~15厘米的魚種,魚種運輸密度為1.5g/L左右,運輸水溫15℃~28℃,運輸時間不超過24小時為宜。本發明適用于刀鱭魚種的運輸,運輸成活率95%以上且方法簡便易掌握。該技術結合了刀鱭內在生理變化和外界環境協同作用的原理,運用抗應激技術解決了困擾刀鱭產業多年的苗種運輸成活率低、成本高的難題,為多家企業苗種銷售中長途運輸技術提供了保障,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