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承擔的農業行業專項“北方地區淡水主養魚類出血病綜合防治技術”項目通過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的專家鑒定。本次鑒定委員會由來自大連海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的7名專家組成。
“北方地區淡水主養魚類出血病綜合防治技術”項目開展了東北地區淡水魚類出血病流行病學調查;篩選并建立了主要致病病原嗜水氣單胞菌的檢測方法;初步建立了北方地區出血病病原庫;建立了嗜水氣單胞菌滅活疫苗浸泡及注射免疫鯽魚的方法;開發出的微生態制劑在改善水體環境、促進魚體生長、減少化學藥物使用等表現出較好的作用;制定了諾氟沙星和恩諾沙星的用藥規程;篩選出一種適于北方地區使用的中草藥復方制劑;在東北三省示范表明該技術在減少化學藥物使用、減少病害發生率、降低藥成本及漁民增收等方面均有較好的作用。
該項目完成了流行病學調查表129份;分離并保存嗜水氣單胞菌234株;嗜水氣單胞菌滅活疫苗浸泡及注射免疫保護率分別達到66.67%和80%;建立了7個示范區,面積1.2萬畝,輻射面積12-15萬畝;出版專著2本、發表論文15篇、獲實用新型專利2項、培養研究生12人。
專家組認真審閱了項目研究的相關資料,聽取了項目組負責人的技術匯報,并進行了討論、質疑和答辯,一致同意項目通過。專家鑒定該項研究填補了我國北方地區淡水主養魚類出血病研究的空白,總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建議繼續開展流行病學及病原耐藥性跟蹤調查工作,繼續進行中草藥免疫制劑推廣示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