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我院淡水中心主持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羅非魚大規格魚種規?;嘤c生態養殖技術研究”項目驗收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受農業部科教司委托,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組織了此次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解綬啟研究員、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司徒建通、中國水產流通和加工協會秘書長崔和、農業部人力資源中心財務處處長黃安娣,以及來自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廣西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我院黑龍江所等單位的專家組成。會議由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聶善明主持,農業部漁業局科技處副處長王雪光和項目組相關人員參加了驗收會。
該項目在羅非魚優良品種選育及育種新材料培育、良種規?;瘮U繁、健康生態養殖技術、高效環保飼料配方技術、病害防治技術、加工技術與工藝、產業技術經濟信息化平臺、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研究,研發了羅非魚早繁、育苗水質調控、低蛋白高糖飼料、氨基酸平衡、植酸酶應用、冰溫氣調保鮮和品質評價、軟包裝罐頭加工等全產業鏈輕簡化技術,建立了羅非魚良好養殖生產規范及加工集約化生產工藝等,在廣東省建立了羅非魚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
項目初步解決了種質檢測、雜交制種、物理轉性、工廠化育苗、生態健康養殖、越冬保種、高效飼料、試劑盒病原菌檢測、深加工和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等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問題,提高了良種覆蓋率、養殖產量、產品質量及出口競爭力,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項目探索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國家和地方水產研究所、大學、國家級羅非魚良種場、水產技術推廣部門、農業龍頭企業等的技術優勢和特點,與羅非魚產業技術體系緊密結合,加強技術研發、中試、推廣的聯系,建立了一批輕簡化技術和集約化技術,并在生產實踐中應用推廣,促進了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驗收專家審閱了相關資料,聽取了項目組匯報,經質詢和討論,認為項目全面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各項指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