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于黑龍江、烏蘇里江邊境水域合作開展漁業資源保護、調整和增殖的議定書》約定義務,執行2024年度在俄羅斯索契召開的第32次中俄漁業合作混合委員會會議紀要要求,7月16日,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在中俄界江黑龍江同江區段水域開展2024年度施氏鱘增殖放流活動。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同江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中國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俄羅斯聯邦漁業署及所屬的阿穆爾流域管理局、漁業資源養護總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參加了本次活動。當天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共放流體長7cm以上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施氏鱘25.37萬尾。施氏鱘是黑龍江水系特有物種,是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中俄“東北-遠東”地區以江相鄰、以海相通,保持和深化高層戰略互信對話機制,且在黑龍江流域邊境水域水生生物資源養護領域長期保持廣泛而深入的務實合作。通過本次放流施氏鱘幼魚,旨在科學養護和修復邊境水域水生生物資源,促進黑龍江流域生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漁業作為東北亞周邊國家的重要傳統產業,加強中俄雙合作,共同養護漁業資源,修復水域生態環境,以共贏發展的理念共同推進現代漁業合作,有利于進一步夯實中俄“東北-遠東”地區友好往來基礎,促進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為推動東北亞次區域持久和平和普遍繁榮,開展務實合作找到新的契合點、利益共贏點和經濟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