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強臺風“瑪莉亞”登陸連江
中央氣象臺發布“瑪莉亞”登陸消息:
今年第8號臺風“瑪莉亞”(強臺風級)的中心已于11日09時10分在福建連江黃岐半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60百帕。
▲“瑪莉亞”9點10分登陸連江黃岐半島時攝得的可見光云圖
強臺風"瑪莉亞"在臨近登陸前仍在調整它的移向移速:7月11日凌晨2點,“瑪莉亞”在接近登陸時移速加快至35公里每小時,隨后在掠過臺灣島的過程中路徑突然向南偏折。
“瑪莉亞”中心在掠過臺灣時距離臺灣北頂點約在100公里開外,因而臺灣地形對“瑪莉亞”的損耗較小,使得它在掠過臺灣后并沒有明顯“瘦身”,仍是一個結構對稱,中心眼區清晰的大臺風。
2. 南海熱帶擾動93W10日夜生成
7月10日夜里,在海南島南部的近海海域生成一個熱帶擾動,編號93W。
7月11日02時,熱帶擾動93W中心位于北緯18.7°,東經111.4°,近中心最大風速15kts(約8米/秒)。
熱帶擾動93W孕育自南海的西南季風,季風云系內充沛的水汽輸送將有利于93W強度的增強,不過由于它距離陸地比較近,發展成為一個編號臺風可能性不大,但仍會給海南、廣東西部和北部灣帶來一定風雨。
3. 未來10天需關注菲律賓東部海域
▲葵花-8號衛星7月11日03時衛星云圖
除了南海中北部海域外,菲律賓東部海域季風槽內未來幾天也極有可能生成臺風。最新的全球熱帶波動活動監測結果顯示,菲律賓東部海域在未來一星期內將處于熱帶季節內振蕩(MJO)最活躍的區域。此外,此前1807號臺風派比安和1808號臺風瑪莉亞并沒有途經菲律賓東部海域,因此目前該區域海溫高達30℃以上,非常利于臺風的生成和發展。
▲全球降水及熱帶波動活動監測(7月9日20時)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海溫(7月10日)
集合預報的結果顯示,未來五天內,菲律賓東部海域臺風的生成概率接近80%。
▲NCEP集合預報模式7月10日20時的結果預測的未來5天西北太平洋及我國南海海域臺風生成概率。
綜上所述:
1、“瑪莉亞”登陸后強度將迅速減弱。由于瑪莉亞移動速度快,強度強,風災和風暴潮將是它的主要災害,但也要防止它深入內陸后由地形作用引起的局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2、海南附近的熱帶擾動93W,它的強度有可能會進一步增強,近期將對海南、粵西和北部灣帶來一定風雨影響;
3、在菲律賓東部海域上空,由于季風槽內未來會出現多個渦旋,它們之間會經歷一系列相互重整吞并過程,會造成該海域上空天氣形勢發展存在不小的變數。但未來10天內,菲律賓東部海域仍將有極大概率生成至少一個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