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鄧小平同志指出,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并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著名論斷,打開了“文化大革命”以來長期禁錮知識分子的桎梏,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1985年3月,中共中央發布《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闡明了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1986年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成立。旨在支持基礎研究,堅持自由探索,發揮導向作用,發現和培養科學技術人才,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逐漸形成和發展了由研究項目、人才項目和環境條件項目三大系列資助格局。
▲199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開始施行。
▲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在北京成立,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
▲1995年5月,江澤民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確立科技和教育是興國的手段和基礎的方針。這個方針大大提高了各級干部對科技和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解。
▲1996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開始施行。
▲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作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試點。知識創新工程實施以來,在戰略高技術、重大公益性創新和重要基礎前沿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帶動了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提高了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我國科學技術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力。
▲200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施行。
▲2006年1月,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部署實施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胡錦濤同志提出要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并確立了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核心是解決科技和經濟“兩張皮”問題,推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真正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主體。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
▲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作出重要批示,進一步提出了“三個面向”要求。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重要講話。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并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2018年3月,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改由科學技術部管理。
▲2018年5月,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