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寧波市科技局和寧波大學共同發布消息,2014~2019年,寧波大學人工養殖虎斑烏賊團隊累計養成虎斑烏賊11萬只,創造了國內虎斑烏賊人工養殖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的歷史紀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該物種的規模化苗種繁育與養殖。
烏賊曾是東海四大主捕對象之一,但因過度捕撈和環境問題,上世紀80年代起資源衰減,面臨瀕危。2003年起以寧波大學王春琳教授、蔣霞敏教授帶領的團隊開展了曼氏無針烏賊全人工繁育與塘養技術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11年起,蔣霞敏教授帶領的團隊開始了“虎斑烏賊的人工育苗與試養技術研究”。經過不懈地努力,突破了規模化育苗技術。2014~2019年累計育出胴長2厘米以上的虎斑烏賊苗種120余萬只。“主要解決了鹽度、水溫對雄虎斑烏賊的影響。”蔣霞敏說。
項目組試驗了不同養殖模式,在水泥池、土池和網箱養殖中均獲成功,養殖3~4個月就能達到500克,特別是解決了虎斑烏賊養殖關鍵技術,突破了大規格苗種培養技術,使養成成活率不斷提高,水泥池養殖成活率可達65%,網箱成活率可達70%左右;養殖10個月最大個體可達2.4公斤;2014~2019年,累計養成虎斑烏賊超過11萬只,創造了國內虎斑烏賊人工養殖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的歷史紀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該物種的規模化苗種繁育與養殖。
目前活的虎斑烏賊上市價格一般在60-80元左右一斤,產業化前景非常好。該項目已入選寧波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未來幾年,團隊將在寧波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針對虎斑烏賊開展“全人工規模化育苗”,破解種質退化、全人工繁育等技術難題,加大虎斑烏賊苗的供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