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將構建自然災害風險防治的技術支撐體系
2021-05-18 13:58:38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從國新辦5月18日就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國家減災委將構建自然災害風險防治的技術支撐體系,建立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評估指標體系,形成分區域、分類型的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形成適應我國國情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制度體系。 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鄭國光介紹,國務院決定于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全面組織領導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有三項目標:一要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全面獲取全國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六大類22種災害致災信息,以及人口、經濟、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三次產業等重要承災體信息,掌握歷史災害信息,查明區域綜合減災能力。二要把握自然災害風險規律,客觀認識當前全國和各地區致災風險水平、承災體脆弱性水平、災害綜合風險水平、綜合減災能力和區域多災種特征,提出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和防治建議。三要構建自然災害風險防治的技術支撐體系。 據介紹,針對普查技術性強、專業性高這一突出特點,國務院普查辦專門成立了由多個部門派出專家組成的技術組,統籌做好技術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加強普查的頂層設計,保證普查的科學性。二是形成較為完整的技術規范體系和軟件系統平臺,在多個部門專家不斷努力和磨合下,已經完成100余項調查類、評估與區劃類、質檢核查類技術規范的制修訂工作,建設形成普查軟件平臺體系。三是加強普查成果應用的研究,積極探索普查成果在自然災害防治常態化工作中的應用,支撐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布局和功能區劃,支撐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主要自然災害防治工程建設布局,制定合理避讓、有效防治、風險防控對策和措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