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海底管理局(ISA)公布了由ISA和世界海洋物種名錄(WoRMS)牽頭、歐盟資助的分類學項目“一千個理由”入選名單。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周亞東副研究員牽頭的“西太海山和印度洋熱液區多毛類及棘皮動物新種鑒定”項目成為全球9個獲批項目之一,這也是我國唯一的獲批項目。
“一千個理由”項目是ISA在“可持續海底知識倡議”下發起的首個全球公開招標研究項目,旨在推動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區域深海新物種的分類學研究與描述,力爭到2030年描述至少1000個深海新物種,進一步推進對深海生物多樣性的認識與保護。作為ISA支持聯合國“海洋十年”的具體舉措,“一千個理由”項目產生的新知識將使科學家能夠繪制海底生物地圖,并幫助公眾理解和管理人為活動對深海生態系統可能產生的影響。
作為首次面向全球公開招標的項目,“一千個理由”征集到來自21個國家的65份項目申請,其中9項通過專家評審后獲批,這些獲批項目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新加坡、中國等。作為我國唯一獲批的項目,“西太海山和印度洋熱液區多毛類及棘皮動物新種鑒定”旨在描述深海多毛類和棘皮動物的潛在新物種,揭示它們在國際海底區域的未知多樣性。
周亞東所在研究團隊常年參加我國大洋航次,在相關海域具有深厚的積累,獲取多種深海多毛類與棘皮動物標本,并開展了一系列分類學研究。截至目前,該團隊已報道多毛類與棘皮動物新屬2個、新物種33個,其余大多數標本仍待描述和發表,其中包括許多潛在新物種。后續,該團隊將對這些類群進行分類學與系統發育研究,厘清這些類群的區域多樣性,并在更廣泛的背景下闡明其系統發育關系與生物地理分布,推動對深海生物多樣性的認識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