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一項最新科學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將導致南極洲無冰區在2100年前永久性擴大近25%(約為1.73萬平方公里),導致南極洲生物多樣性下降。
該報道稱,目前南極洲無冰區域約占總面積的不到1%(約為6.8萬平方公里),而無冰區卻是南極99%動植物的棲息地,包括企鵝、海豹、海鳥,以及稀有的青苔、苔蘚、菌類和一些小型無脊椎動物等。
澳大利亞南極事務局研究員亞歷克斯·特拉德斯博士表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下,無冰區范圍擴大將嚴重影響當地生物多樣性。例如隨著氣溫上升,越來越多的外來物種可以在南極存活下來,將導致很多本地物種生存面臨威脅。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研究員賈絲明·李說,南極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荒原之一,也是全球科學研究的重要資源。南極半島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期研究表明,隨著南極半島的溫度持續上升,該區域苔蘚不斷加速生長。如果氣候變化繼續加劇,海冰消退后將出現更多無冰區,南極半島未來會出現更多巖石區。
該報道還提到,在近期有關氣候變化對南極洲影響的研究中,科學家主要專注于冰川融化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而此次研究則是首次關注到氣候變化對南極洲生物多樣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