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在二戰(zhàn)同盟國于諾曼底海岸發(fā)起猛攻一年之后,海洋也在忙著建立自己的灘頭陣地,在一座重要的南極冰川防御工事下方挖掘通道。
派恩島面積相當于美國得克薩斯州面積的兩倍,其冰蓋厚度達兩公里,是正在極速消失的南極洲西部冰蓋的關鍵所在,它是本世紀海平面上升不確定性的最大驅動力之一。近年來,沒有哪座冰川向海洋中補給的水比它更多:隨著溫暖海水悄悄接近并從下方使它溶化,它正在以每年超過1米的速度變薄,讓這個巨大的冰蓋變成空心。
現(xiàn)在,科學家將這一加速融化的開端追溯到了70多年前的太平洋變暖。研究人員已經(jīng)知道在20世紀70年代,這座冰川與海底山脊失去了接觸。但是海洋究竟用了多久才侵蝕出這條通道呢?
研究人員在遠程條件下于2012年在這座消失的堡壘的每一邊分別打了450米深的冰鉆和500米深的海洋鉆探,以采集海底沉積物。他們對這些巖石進行分析和時間追溯后發(fā)現(xiàn),海水在1945年開始出現(xiàn)在該海底山脊朝向陸地的一邊,當時冰蓋甚至還處于海底山脊頂部,研究人員在11月23日在線發(fā)表于《自然》的成果中報告稱。
他們進一步發(fā)現(xiàn),海水的入侵發(fā)生在1939年和1942年間太平洋上一次厄爾尼諾顯著變暖之后。這可能是環(huán)南極洲海洋在時隔近半個世紀之后再次發(fā)生如此程度的變暖。然而,孔洞處的海水此后從未重新結冰,表明一些冰蓋溶化后很難逆轉,即便人類驅動的變暖得到約束也是如此。(來源:科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