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8eqgw"><pre id="8eqgw"></pre></samp>

  •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信息>>國際漁業>>正文

    科學家利用鳉魚研究人類衰老
    2016-08-22 00:00:00  來源:

    藍綠鳉魚壽命轉瞬即逝,它們有助于科學家研究影響人類衰老的機制。圖片來源:Sebastian Kahnert/DPA/Picture Alliance

    生理學家Alessandro Cellerino是一名水族館狂熱者,但一開始魚類并不在他的研究計劃中。2000年的一個下午,他和飼養者Stefano Valdesalici一起在意大利北部卡諾薩的一個裝滿水族箱的室內閑聊,Cellerino一時興起便問后者哪種魚的壽命最短。Valdesalici指著一個水族箱中長著亮色斑點的非洲藍綠鳉魚說:“它們活不過3個月。”

    “你在開玩笑嗎?”在比薩高等師范學校工作的Cellerino問道,“好,那我就要它們了。”

    此后,2004年3月,Cellerino和研究生Dario Riccardo Valenzano以及卡諾薩鳉魚協會主席Valdesalici駕駛一輛四輪卡車來到了莫桑比克。他們穿上了齊胸高的防水靴,戴上手套,在牛糞堆形成的季節性泥坑里忙活著,藍綠鳉魚就生活在那里。和水族館中的鳉魚一樣,這些野生的品系生命尤其短。在各種鳉魚屬中,藍綠鳉魚的生命周期最短,而且是圈養繁殖的脊椎動物中生命周期最短的物種,根據品系和生存環境的不同,生命周期為3至12個月不等。

    利用鳉魚研究衰老并不是新想法。20世紀末期,科學家曾利用生命周期為14個月的貢氏圓尾鳉研究衰老。但是考慮到當時可獲取的技術,他們只能對衰老特征作出最基本的描述。當Cellerino遇到藍綠鳉魚之后,他碰到了很好的時機和運氣:分子分析的進步已經為建立相關模型以及研究衰老背后的機制奠定了良好基礎。

    魚與人同理

    與小鼠和斑馬魚等動物模型相比,鳉魚的一生更加短暫,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飛快地研究衰老過程。因為魚類是脊椎動物,因此與果蠅和線蟲等生命較為短暫的動物相比,這項研究可以與人類產生更加直接的關系。

    今年7月,約有70名的鳉魚研究狂熱者在德國耶拿共聚一堂,參加第二屆假鰓鳉專題研討會。然而,當前由于缺乏飼養鳉魚的標準飲食以及專用的抗生素等基本試劑,使其發揮諸如實驗室小鼠的應用功能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這種轉瞬即逝的生命吸引科學家的地方在于其進化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它們的加速發育使其可以在赤道非洲地區短暫濕季形成的泥塘中生存、繁衍。它們產的卵會在干季休眠,并在雨季到來形成池塘后再次孵化。在水源干涸之前,它們僅有數周或數月時間生長、產卵。

    但是這項研究隱藏著另一個問題:鳉魚衰老過程會與人類平行嗎?會的,Valenzano說。這種魚在死亡前也會衰老。“它們不是4個月之后一下死亡,而是會逐漸衰老。”他說。這種魚的顏色會逐漸變暗,肌肉減少,體重下降,出現癌癥,而且游水逐漸減少。

    而且它們的大腦也會呈現衰老跡象,那不勒斯費得里科第二大學解剖學專家Livia D’Angelo說。正如大腦衰老過程中與年齡相關的現象一樣,其神經膠質(為神經元提供支撐和保護的大腦細胞)能夠上調膠質纖維酸(GFAP)。Valenzano補充說,鳉魚神經元退化以及積累淀粉樣分子的過程與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特征類似。這種魚類對于抗衰老藥物干預的應答也與一些生命周期短暫的脊椎動物類似。白藜蘆醇(紅酒中可延長線蟲和果蠅生命的物質)能夠使其生命延長59%。

    基因對應體

    了解鳉魚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老之后,科學家希望了解這一過程如何發生。其中一個關鍵資源是從非洲采集基因并不完全相同的若干種品系。科學家有4種品系可供選擇,Cellerino表示它們包括最初的津巴布韋品系以及2004年到2007年從莫桑比克采集的其他3種品系,后者擁有略長一些的生命周期。

    通過對兩個品系進行交叉育種,Cellerino與同事獲得了擁有不同生命周期的鳉魚。他們隨后對比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鳉魚的基因及壽命,并鑒別了個別染色體區域,每種鳉魚都含有數百種可能影響衰老的基因。盡管這些研究并未直接揭示與壽命相關的基因,卻揭示了潛在的候選基因。科學家從這項研究中推測,藍綠鳉魚約有32%的壽命變化與遺傳有關,而小鼠與遺傳相關的貢獻為20%~35%。

    從那時起,讓鳉魚成為有效研究模型的嘗試加速了。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遺傳學家Anne Brunet一直期望得到一種生命短暫的脊椎動物研究模型,當Valenzano為一期夏季講堂造訪該校時,Brunet非常高興獲得這一消息,并邀請Valenzano到其實驗室做博士后,2006年Valenzano將鳉魚帶到了加州。在那里,他開始利用來自水母的熒光綠蛋白基因,復制并編輯斑馬魚的方案,將其轉移到異種基因內。2015年,Brunet與同事發表文章稱,成功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用于鳉魚,生成了存在13種基因變異的鳉魚,這些突變與端粒長度縮短以及線粒體失去功能等重要衰老特征存在關聯。

    因為鳉魚并非哺乳動物,將魚類基因與人類基因相關聯仍存在跳躍性。魚類基因通常具有相應的人類對應體,但有時很難找到。這在部分上是因為鳉魚的祖先產生了全基因組復制,而人類DNA每個基因僅有一個復本,而鳉魚卻有兩個復本。

    但是在耶拿會議上,俄勒岡大學遺傳學家John Postlethwait則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法。他解釋說這種方法就是利用另一種魚類——斑點雀鱔的一個媒介基因組。斑點雀鱔的祖先分離自基因組復制事件之前的鳉魚,因此其基因組在某種程度上與哺乳動物更為接近。科學家或能在斑點雀鱔的體內找到鳉魚的某個基因,并在那里找到與人類相對應的基因。

    培育有難度

    然而,非洲鳉魚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它不像斑馬魚等其他魚類那樣容易在實驗室中成活。“你需要有一根‘藍色拇指’。”Cellerino說,“至少需要有一人在全職照料這些魚。”它們需要的空間也比斑馬魚多,斑馬魚可以在擁擠的環境中生存;而雄性鳉魚有時會打架并干擾彼此的生長。因為鳉魚繁殖得非常快,它們吃得也很多,因此會產生大量廢物,導致水質變壞。“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不養魚,我們是生物過濾器。”阿拉巴馬大學比較生理學家Mickie Powell說。

    鳉魚產卵量極大,一對鳉魚每天可產20~40個卵。但是這些卵會變得非常棘手,因為它們需要在相對干燥的地方生長。科學家經常需要將卵轉移到泥炭塊上放3周,但是這些卵并不會同時孵化,因此需要有專人照料。

    很多研究人員會給鳉魚喂紅蚯蚓,但是這種飼料的質量會隨著季節及生產商而發生變化。研究鳉魚食物標準的Powell表示,食物對其非常重要,例如食物會影響表觀遺傳標記,從而進一步影響壽命。她認為,食物選擇或可解釋為什么一些實驗室報告的鳉魚生命周期的差異。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好地了解如何維持實驗室鳉魚體系的健康。

    科學家仍在探索容易獲取的其他模型系統。Valenzano 表示,鳉魚研究人員之間的討論已經從工具拓展轉變到生物學方面。例如,在近日預印本服務器bioRxiv發表的一篇文章中,Cellerino及其同事描述了控制鐵水平過程的一種微小核糖核酸在衰老的鳉魚體內會被上調,從而防止大腦發生鐵累積。這種微小核糖核酸的人體版本與阿爾茨海默氏癥相關聯,他補充說,該病癥也與鐵水平較高相關。(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6-08-22 第3版 國際)


    上一條:非洲重要淡水湖水產數量下降
    下一條:非洲重要淡水湖水產數量下降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 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欧美精品大香伊蕉在人线|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99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