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印尼政府于1998年啟動了珊瑚礁保護與修復計劃(COREMAP),由印尼海洋漁業部與印尼科學院聯合實施。計劃分三階段,依次為初始階段、加快實施階段和制度化階段。
印尼科學院院長表示,初始階段主要是開展基礎性研究與觀測,加強法律實施和社區管理;加快實施階段主要是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提高公眾對海洋生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制度化階段主要是實施珊瑚大三角倡議(2014-2019),把前兩階段形成的方法制度化,建立海洋生物可持續利用長效機制。印尼希望通過COREMAP計劃的實施,全社會出現更多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等保護行動。
印尼科學院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說,COREMAP計劃圍繞修復和管理沿海生態系統特別是珊瑚礁系統,提供了大量科學數據和信息,包括珊瑚礁和海草生態系統的規模、健康狀況等。最新的監測和測量活動顯示,印尼海域珊瑚礁面積為2500平方公里,約占世界珊瑚礁總面積的10%。作為世界珊瑚大三角的中心,印尼擁有最多的珊瑚物種,其中5個是特有物種。
據悉,所有研究數據、信息和知識將存放在印尼沿海生態系統數據中心(PUSDEP)。該系統可提供快速、便捷的數據讀取,將在生態監測、教育、研究、商業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