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iS 7月14日報道:秘魯全國厄爾尼諾現象研究管理委員會(ENFEN)報告稱,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對鳀魚種群現狀造成影響。數據顯示,今年6月底鳀魚種群狀況低于歷史水平,包括產卵率、生殖腺指數、脂肪含量和閉鎖指數(atresia index)。
秘魯海洋研究所(IMARPE)前所長Luis Icochea預測,如果海水溫度繼續降低,鳀魚捕撈作業只能集中在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區。一旦海水溫度始終較暖,并持續到冬季結束之時,那么鳀魚捕撈作業將面臨非常大的困難。水溫變暖將意味著鳀魚會游弋至更深的水域,并且較為分散。幼年和成年鳀魚會游弋到南部更遠的地區。
如果以上情況發生,海域內鳀魚種群的狀態分析將顯得尤為重要,以此指導小型漁船在鳀魚捕撈季于近海5英里內的作業。秘魯海洋研究所(IMARPE)認為今年太平洋不同區域的厄爾尼諾現象與1997-1998年的情況十分相像,不同的是,今年海域內鳀魚種群數量比1997-1998年期間要好很多,但對鳀魚捕撈作業的監管要持續下去。(來源: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