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政府發布了《20年澳大利亞南極戰略計劃》。這個戰略計劃核心內容包括建造新的破冰船以替代目前使用的“南極光”號極地破冰船,推動和建立霍巴特作為南極門戶的全球地位,升級更新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繼續推動漁業監管和相關執法行動,反對在南極地區進行礦產開采和其他開采活動,審查澳大利亞南極局資金等。
加大南極科考投入
根據該戰略計劃,未來澳大利亞將逐步加大對南極科研的投入力度。“該戰略計劃將促使更多的澳大利亞極地科研工作者走出霍巴特,進入南極洲進行實地科研活動。”澳大利亞環境部部長格雷格·亨特說,“預計整個投資額度將達到4.41億美元,但資金來源還沒確定。”
亨特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就戰略計劃中提及的一些建議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包括加強《南極條約》的可實施性、建造新的破冰船以及撥付南極科研資金等。
撰寫該計劃的澳大利亞南極局原局長托尼·普雷斯對政府已經著手解決戰略計劃中提及的相關建議表示高興。“因為財政緊縮,澳大利亞在南極的科考活動已經降至歷史最低位,我很高興政府已采取相關措施加以解決。”普雷斯說。
拓寬籌資渠道
亨特表示,未來澳大利亞將拓寬除了政府撥款之外的籌資渠道。
“政府是極地科考活動的主要投資者,但如果一些科考活動可以產生經濟利益,那我們也非常歡迎。”亨特說,“這些資金來源方將可以為相關科研活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在已提交的籌資建議中,澳大利亞環境部建議澳大利亞南極局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包括商業、慈善以及公眾捐款等。亨特表示,這些渠道將成為政府撥款的有效補充。
“不管項目的研究對象是海象群體還是企鵝群體,只要這一群體受到大眾關注與喜愛,就可以吸引社會投資。”亨特說。
盡管南極洲并沒有海象,但亨特有關保護南極生物多樣性的講話還是受到極地科研工作者的歡迎。
澳大利亞南極氣候和生態系統合作研究中心教授托尼·沃爾比表示,該戰略計劃是澳大利亞保持其在南極存在的重要步驟。“許多南極的基礎設施建設、后勤保障體系和搜尋活動都會持續很長時間,因此制定這樣一個戰略計劃將是保障這些行動有效實施的重要步驟。”沃爾比說,“我相信政府將有力執行該戰略計劃中的建議內容。”
加強霍巴特門戶地位
根據該戰略計劃,位于塔斯馬尼亞州的霍巴特將成為全球南極科考活動的大本營。因此加強霍巴特支撐南極科考的能力將成為未來澳大利亞南極戰略的重要內容。
“霍巴特面臨很好的發展契機,我們要加強霍巴特作為南極科考活動補給站和出發點的地位。”亨特說。
他說這也同時將要求塔斯馬尼亞州政府采取相關措施。“我們將加強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與南極洲相關的產業中的投資力度。”亨特說。
塔斯馬尼亞州環境部部長格魯姆表示將塔斯馬尼亞州作為澳大利亞南極科研項目中心對澳大利亞來說是非常自豪的。“通過將霍巴特作為通往南極的門戶,塔斯馬尼亞將成為支撐南極洲和南大洋科研的后勤保障基地,這將吸引澳大利亞國內和外國科研團隊聚集在塔斯馬尼亞。”格魯姆說。
據悉,南極洲和南大洋的科考活動每年可為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貢獻1.8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創造1185個就業崗位。(來源:海洋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