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西蘭媒體報道,新西蘭環境部部長尼克·史密斯近日代表新西蘭政府宣布,新西蘭政府和國會已經審議批準在新西蘭亞南極島嶼群海域建立海洋保護區的議案。該法案將于3月2日新西蘭皇家海軍艦艇“惠靈頓”號訪問坎貝爾島時舉行的歡迎儀式后正式生效。
面積達到43.5萬公頃
史密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該項議案通過后,將以法律的形式正式頒布。新西蘭政府計劃在亞南極海域建立面積達到43.5萬公頃(約為4350平方公里)的海洋保護區。新的海洋保護區位于距離新西蘭南島東南方向海域,覆蓋新西蘭亞南極群島中的安蒂德波斯群島、邦蒂群島、坎貝爾群島。在此之前,新西蘭已分別于1990年、2003年建立了克馬德克群島海洋保護區(面積約為74.8萬公頃)、奧克蘭群島海洋保護區(面積約為49.8萬公頃)。
史密斯表示,部分海域可能與澳大利亞領海重疊,但新西蘭政府已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的諒解。根據該議案,在海洋保護區內,禁止一切漁業捕撈、養殖、礦業和石油開采等活動。據悉,新的海洋保護區所在的地區是南大洋露脊鯨、新西蘭毛海豹、海獅等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地,也是世界第十大海鳥棲息地。 新的海洋保護區的建成,將使新西蘭海洋保護區覆蓋面積由原來的7.1%,增加到現在的9.5%。這將有利于新西蘭達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所設定的10%的目標。
史密斯表示,為更有利于發展“平衡計劃”(即開發利用一部分海域,而永久性地保護另一部分海域),新西蘭政府計劃今年繼續建立多個海洋保護區。
據新西蘭當地媒體報道稱,該議案實際上在2010年就已經提交過一次,但當時受到次貸危機導致的經濟嚴重下滑問題影響,新西蘭國會和政府并未批準。此后,該議案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由國會特別委員會進行過兩次初步審議。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歡迎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新西蘭政府正式公布該議案通過的結果后,通過官方網站向新西蘭政府表示祝賀與歡迎。在網站原文中,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目前在亞南極地區建立海洋保護區的意義非常重大,該保護區的建立將為南太平洋海域部分瀕危海洋物種生存帶來喘息機會。
但世界自然基金會也表示,對于新西蘭海域來說,仍然需要制定綜合性的計劃來進行海洋保護。“新西蘭政府目前最需要做的,仍然是制定綜合性的管控計劃,以更好地保護當地的海洋環境。我們需要明確地告訴人們,哪些海域是受到保護的,以及哪些海域是可以捕撈的和允許進行其他類型活動的。”世界自然基金會新西蘭活動負責人彼得表示。
背景鏈接 新西蘭亞南極群島
在南極輻合帶外圍地區分布著許多小島或群島。雖然它們與南極環境有著密切關系,但本身又具有獨特的氣候、生物和海洋特征,形成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這些地區被稱作亞南極地區。
新西蘭的亞南極地區包括5個群島:安蒂德波斯群島、奧克蘭群島、邦蒂群島、坎貝爾島、斯奈爾斯群島。這些群島都位于新西蘭南島的東南海面上。除了在坎貝爾島上建有氣象站,并有科學研究人員外,其他島嶼都無人定居。這些島嶼都被加入了世界遺產目錄,總稱為亞南極群島。
新西蘭亞南極群島的海洋生態系統具有極高的多樣性,很多海鳥和海洋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活。在有記錄的120種鳥類中,40種是海鳥。其中5種是當地特有的鳥類,包括南方皇家信天翁、吉布森信天翁、安蒂波德信天翁、坎貝爾信天翁和白冠信天翁。在世界24種信天翁中,有10種在這里繁殖。還有4種企鵝也在此繁殖,其中斯奈爾斯冠企鵝和豎冠企鵝是當地特有的。(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