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2月7日通過了含有保護國內農業各項條款的《農業法》。這必將導致越南茶魚對美出口減少,九龍江平原零散農戶茶魚養殖場面臨生存危機。
根據最近頒行的《農業法》,茶魚必將被列入美國農業部今后兩個月提出的新技術壁壘適用對象名單。
據此,包括越南茶魚和巴沙魚在內的無鱗魚進口監管職能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轉到美國農業部。同時,美方監管范圍不僅是食品衛生安全質量,也擴大到越南整個茶魚養殖區。
據預測,美國農業部將要求越南按照美國國內養殖者正采用的標準升級養魚場。
《農業法》加大對美國農業產品的保護
按照《農業法》有關條款,美國農業部將對各國輸美無鱗魚采用與美國國內同類產品同樣的標準,涉及生產養殖、產品質量到包裝和出口整套規程。
另一方面,這部法律將使包括越南茶魚養殖者在內的各國無鱗魚養殖者受到嚴格監管,并且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建設與美國同類產品同樣標準的生產系統。
關于源頭監管規則,比如要檢查各國養殖環節是否達到美國標準,很多國家企業很難滿足這一要求。
實際上,源頭監管與食品質量和安全無關,而近年來,美方一直以此為由限制茶魚產品進口。
換句話說,美國無鱗魚養殖者是《農業法》頒布后的最大受益者。而主要受害者之一就是越南,其占美國進口無鱗魚產品30%的份額。
越南水產加工出口協會副秘書長張庭槐表示:“茶魚出口正面臨許多困難,特別是主要出口市場萎縮,美國市場的反傾銷。國內原料市場也出現許多變動,原料茶魚價格低迷,所以無法解決查魚養殖者的各種困難。”
越南水產行業面臨的挑戰
越南茶魚養殖場和茶魚加工廠若要向美國市場出口茶魚的話,則需按照美國標準進行升級改造并接受嚴格監管。
原則上,從本月7日起的60天內,美國農業部將公布農業法實施細則。然而,不難看出,要采用發達國家美國的水產生產、加工、包裝標準,對越南特別是對越南茶魚養殖者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越南出口食品加工業對此已經有了估計并做好了準備,但當這部法律生效后,越南仍將在第一時間內遇到許多困難,水產品輸美放緩。
這對于越南是一個挑戰,要求越南水產出口行業克服困難,同時大力重組生產結構以適應世界市場新趨勢。
越南水產加工與出口協會副主席阮友勇強調:“信息透明是一個客觀要求,要求企業主動改變做法,標示茶魚產品標準等級以及食品安全、疾病安全等信息,方便消費者選擇。第二,企業也要了解各種信息,這樣才能避免不利越南茶魚的意外情況發生。”
去年,越南茶魚出口總額達18億美元。美國市場占越南水產品及茶魚出口總額的27%至33%。
多年來,越南政府鼓勵農民和企業應用越南良好農業操作規范(VietGAP)、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LOBAL G.A.P)等水產養殖標準。因此,如果能按照有關標準對養殖管理、出口活動進行適合與合理的調整,那么越南茶魚仍可滿足美國市場要求。
制定并實施有關計劃以符合2014年《農業法》新規定是越南企業此時此刻為維持茶魚輸美最大國地位必須開展的工作。(來源:中越物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