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沒有雙臂迎接美國對其施加蝦類反傾銷稅的決定,如果這一措施最終生效,就代表該國將因此失去5.11億馬幣(1.525億美元)。
去年,馬來西亞對美國出口了27 468噸對蝦,而馬來西亞當地的蝦類產量達到65 000噸。馬來西亞統計部報告,2012年從馬來西亞出口到美國的蝦量占到馬來西亞蝦類總出口的32.4%,出口額達到5.93億馬幣(1.77億美元)。
馬來西亞漁業協會會長賽義德·奧馬爾強烈反對這項美國設置的反補貼措施,他拒絕為補貼行為給出說法。
奧馬爾向媒體說,美國采取這些措施是針對馬來西亞生產商接受了政府的重要經濟幫助而實施的,同時美國還懷疑馬來西亞出口蝦類數量比實際產量更多,即存在虛報問題。
他說:“在馬來西亞當地每年蝦類消費量介于36 000噸到45 000噸之間,結合出口到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市場的蝦類數量,這個數字將超過我們每年的蝦類生產總量。這是最基礎的概念,我們正在試圖將馬來西亞蝦類原產地信息隱去而進入美國市場。美國當局還認為,馬來西亞蝦生產商獲得大量政府補貼,這也解釋了我們的蝦在國際市場上總是具有強大的價格競爭力的謬論。” (來源:中國海洋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