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朝鮮日報》發自日本東京的消息,韓國政府在8月14日曾通過韓國駐日本大使館向日本外務省提出正式要求,要求日方提供關于福島核電站污染狀況的詳細資料,包括水流出狀態及核輻射濃度、對海洋生態環境影響的分析、核輻射實際檢測值和銫等各種放射性物質濃度的分析結果等。
截至8月25日,日方仍未向韓方提供相關資料。日方對此的解釋是,獲取相關資料需要時間,并且在現階段又出現泄漏的情況下,很難迅速提供資料。對此,韓方也做出回應,要求先提供現有資料。
目前,韓國已禁止進口日本福島和周邊8個縣出產的49種食品。對于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水產品,自2011年3月核電站泄漏事故發生以來,韓國一直進行全部檢測而不是抽檢,即每批次進口時都進行采樣,制作標本后進行輻射檢測。
按照韓方規定,采樣量為每批次1公斤,但對來自日本的水產品則實行采集量加倍的方法進行檢查。此外,對日本水產品實行的檢測標準也更高,例如韓國規定產自日本的水產品每公斤當中銫的含量不能高于100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這一標準高于國際食品委員會以及美國和歐盟的標準。不過自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至今,尚未出現過高于這一標準的案例。
除日本的水產品外,韓國政府近期還決定,加大其他太平洋海域海產品的輻射檢測力度。自8月26日起,韓國食品藥品安全廳對鱈魚、秋刀魚、蝶魚、金槍魚、鯊魚、青花魚等從太平洋海域進口的6種魚類加大檢測力度,由原來每種魚類每周檢測一次增加到每周檢測兩次。(來源:海洋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