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紐澤西州州立羅格斯大學海洋科學家的研究,如果漁業管理者進行有效捕撈限制,過度捕撈的魚類種群可望恢復到健康的水平。以往科學家認為,持續長時間的過度捕撈,可能危及物種的恢復力,因許多最大、最年長且有繁殖力的親魚遭捕撈。
博士后研究員菲利浦紐鮑爾(Philip Neubauer)和海洋、海岸科學助理教授奧拉夫約翰遜(OlafJensen)對此進行研究,使用醫學統計方法生存分析法(survivalanalysis)進行分析。該研究調查在世界各地最大可持續產量已經下降至低于50%的153種魚類和無脊椎動物。
渠等表示復育遭過度捕撈的海洋種群將造就漁業及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紓解對野生種群及相關生態系統的壓力,最終提高漁獲量、收益和糧食安全。
根據該項研究,某些在短時間內遭受嚴重且過度開發的物種及生長緩慢的魚類,難以回復至健康水平,如大西洋大比目魚。
渠等亦表示當前的挑戰是讓漁業管理者了解早期已過度捕撈,現應進行漁獲量限制,例如美國大西洋地區中部的大西洋牙鲆(Summerflounder)種群現已得到回升,歸功于嚴格的捕撈限制。(來源:中國鰻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