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廣播公司7日消息:挪威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稱,溫室氣體排放使得北冰洋迅速酸化,影響到諸多海洋生物,包括商業價值很高的魚類。
監測發現冰島和巴倫支海從1960年代以來,每10年海水酸鹼值(pH值)下降0.02,即酸性增大。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造成地球溫度升高,而鹼性的海洋從空氣中吸收了二氧化碳之后水體酸性會增大。水溫低的海域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尤其快,所以北冰洋尤其容易受影響。
近年來,河流和融化的冰雪淡水流入增多也加劇了北冰洋抗水體酸化能力減弱的問題,因為淡水中和二氧化碳酸化海水的化學功能較差。從陸地流入的有機碳增多,也使問題更加嚴重。科學家估計全球表層海水的酸性平均比工業革命前高了30%。
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負責監測該地區的大范圍海洋化學變化。他們認為,即使現在不再有二氧化碳氣體排放,也需要數萬年才能使北冰洋的化學結構回復到前工業化時代的程度。他們預計北冰洋的海洋生態系統將發生重大變化,但具體將出現什么樣的變化目前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來源: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