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日-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在周三宣布,亞利桑那大學研究團隊經過數月的調查研究,發現了導致早期死亡綜合癥(EMS)的病原體。
研究人員發現,EMS的病原體是一種細菌。該菌通過口頭傳播,寄生在蝦消化道,并產生毒素。這種毒素能夠引起組織的破壞和肝胰腺(蝦的消化器官)功能紊亂,但不會影響人類。
GAA說研究團隊將繼續致力于開發快速檢測EMS/AHPNS病原體的方法,從而提高孵化場和養殖場的對該病的管理能力,進而找到長期的解決方案。同時,這種快速的檢測方法也將有利于受EMS影響國家生產的冷凍蝦或其他相關產品更好地通過出口的相關的風險評估。
有些國家已經實施了限制從受EMS影響的國家進口的冷凍蝦或其他產品的政策。但研究表明,冷凍蝦可能對野生蝦或環境的污染影響不大,因為EMS感染的蝦通常都非常小,不會進入國際貿易。此外,研究組反復嘗試使用含菌冷凍組織感染健康個體的實驗也均告失敗。
EMS是2009年在中國首次報道,現在已經蔓延到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每年造成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EMS通常暴發在養殖時間不超過30天的蝦塘里,死亡率超過70%。(來源:中國水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