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進口商協會Belgafood對市場上銷售的進口蝦產品進行調查發現,240件調取樣品中50%含有缺斤短兩問題,調查樣品標簽所述重量與實際重量存在3%-28%的差異。Belgafood協會會長Olivier Hottlet表示,從東南亞地區進口的蝦類產品中,50%進口產品出現缺斤短兩問題,出現問題的進口地區包括比利時、法國、德國和荷蘭,而缺斤短兩問題越來越普遍。
出現問題的產品品牌包括Ocean Pearl、Ocean Fish、Andu、Seapride、Laguna、Ice Fish、Gourmaitre、Royala、Golden Ocean、Seabull、Ocean Star、Dayseaday、Ocean King、Nordic、Atlas、Dragon Phenix、KFFE、Merasal、Tiger、Piratic和Mare Seafood。而在以上各品牌中的各個子品牌產品,如Laschori、Asian Choice、Blue Planet、Classic、Ben’s Easy Kitchen、Marrissimo、Seascout、Thanh Long、Asian Pearl、Seaworks、Star Massena、Tropic Surgelés、Mm、Frocean、 Seacon、Star Brand、Werner Lauenroth和Majrada Dienst存在過度包裝問題,將包裝重量強加在產品凈重上導致所售產品重量與標簽標注不符。尤其是冷凍海產品常常運用的冷凍玻璃包裝材質,該材質可以保鮮海產品,避免脫水。
然而,盡管使用該包裝材質合法,但是包裝材質常被過度注入冷水以增加產品重量。Olivier Hottlet表示,為此,消費者無形之中花費了不該承擔的費用。對此問題,歐盟委員會表示非常重視,但并沒有看出會采取相應補救措施。
Olivier Hottlet認為南歐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也存在重量舞弊問題,這些地區的蝦類產品主要來自南美地區。Olivier Hottlet希望歐盟委員會可以盡早介入解決,也希望生產商和經營者規范操作。(來源: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