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把正在影響蝦場的氣候變化、非法捕撈和早起死亡綜合癥(EMS)作為2013年在亞洲的首要任務。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在曼谷的官員Simon Funge Smith表示,早起死亡綜合癥(EMS)造成了中國、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蝦農的巨大損失。
目前,尚不清楚其起因,也不清楚它到底是疾病或是其他因環境而引起的問題。但其造成的大規模死亡困擾著印尼的蝦農,而其他國家還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還沒有跡象表明這個綜合癥會從亞洲退去,Simon Funge Smith相信,如果癥狀持續,2013年很多蝦農會被迫轉去飼養其他水產品。
除了綜合癥,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也關注著亞洲國家打擊非法捕撈的行動。最近港口國協議(PSM)生效,泰國希望獲得幫助,建立一個典型港口,這是泰國控制非法捕撈和貿易的行動之一。PSM是一個信息分享及其他要求的清單,外國漁船必須填寫,才能被允許使用港口國的港口。Simon Funge Smith表示,泰國是主要轉運點和漁業國家,非法捕撈日益猖獗,作為漁獲的主要進出口國,泰國也希望證明自己是負責任的貿易商。
同時,印尼和緬甸也簽署了PSM協議。國家承諾不讓非法船只和漁獲使用港口,非法捕撈活動難以生存。印尼有著大片的水域,是非法捕撈的主要受害者。同樣,緬甸現在想發展漁業,也希望被視為是一個負責的參與者。緬甸在對應氣候變化方面尋求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的幫助。緬甸看到了水產養殖的潛力,希望得以發展。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還監督孟加拉灣國家間的捕魚及環境合作項目。另一個由西班牙資助的項目,力求提高柬埔寨等國家漁民的生計。東南亞國家希望建立自己的漁業和水產養殖業,以便從本區域的強勁需求中獲利。同時,中國的羅非魚也受到了來自鯰魚生產國越南的挑戰,Simon Funge Smith相信,隨著中國成本的提高,羅非魚的養殖戶會被擠出市場,加速鯰魚魚排進入中國超市。
Simon Funge Smith表示,中國海鮮的需求比較難看明白,但毫無疑問的是,這里積聚的財富讓任何一個出口商都不想錯過機會,特別是東南亞生產國,盡管本區域的出口商都發現,養殖品種在歐洲和美國的獲利高,而在中國市場的獲利較低。
EMS,也被熟知為嚴重的肝胰臟壞死綜合癥,或者AHPNS,由泰國開始,正給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和中國蝦場的嚴重破壞。亞洲經常被水產生物疾病影響,包括白斑綜合癥、黃頭癥和掏拉癥等,都是過去十年間出現的,損害了這個大陸的蝦養殖業。 (來源: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