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官網4月11日消息】4月10日~12日,2024“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以下簡稱“海洋十年”)大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本次會議確定未來5年的國際海洋科學路線圖,涵蓋“海洋十年”面臨的全部挑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全球13個城市宣布創建“城市與海洋”平臺,將為城市提供支持,制訂適合其需求的計劃,如加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嘯應對計劃”,幫助城市提升預測海岸侵蝕風險的能力,同時為全球海洋觀測系統等提供數據和信息支撐。
德國萊布尼茨熱帶海洋研究所、愛爾蘭海洋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大會期間共同組織“藍碳對話:加快藍碳驅動的恢復和保護行動”,聚焦“科學與技術”和“政策與治理”兩大主題,分享藍碳研究進展,討論知識缺口,并評估沿海生態系統作為全球碳匯的重要性。
由德國亥姆霍茲極地與海洋研究中心、歐洲極地委員會等機構共同舉辦的“極地海洋長期參與:國際行動十年”會外活動成功舉行。與會代表就南大洋“海洋科學十年”協作中心取得的成就,以及解決協作科學、同步觀測、數據共享和南大洋、南極洲保護需求的舉措進行討論。德國亥姆霍茲基爾海洋研究中心與“海床2030”項目簽署了意向書,旨在共同致力于改善海底地形測繪工作,填補海底地形知識空白,并將創建一份全面的海底地圖。
由日本基金會和英國一家財團共同開展的尋找海洋生物新物種的國際項目海洋普查正式被認可為“海洋十年”計劃。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洲航天局聯合舉辦的“從太空看我們的海洋”展覽在會議期間舉辦,通過地球觀測衛星圖像展示從太空觀察到的海洋動態,并展現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所做的努力。
美國哈立德·本·蘇丹海洋生物基金會和大堡礁基金會建立正式合作伙伴關系,以拯救南太平洋地區的珊瑚。
挪威漁業部部長和挪威外交部國務秘書出席會議,并與美國、加拿大就海上性別平等、可持續海洋管理等議題開展討論。挪威海洋研究所學者則通過評估報告指出,“海洋十年”重點關注海洋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化這一主題,但目前仍存在對原住民群體關注度不足、針對海洋經濟發展的項目欠缺等問題,有進一步完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