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正之:(獨立行政法人)水產綜合研究中心理事(開發調查負責人)
小松先生利用從事農林水產行政工作的經驗,至今仍然是在第一線致力于復興水產業的專家。小松先生指出,日本的漁業無論是在產量還是就業人數、漁船建造數量等指標上都在走向衰退,即使從包括加工及流通在內的水產業來看,也處于危機狀態,而且歐美主要國家正在著手水產業的結構改革及重建,作為漁業國的日本也應尋求根本性的結構改革,因此他非常強調一整套中長期戰略政策的必要性。
■世界性水產品需求的擴大與日本漁業的衰退
世界的捕魚量和養殖產量已經從1950年的2000萬噸持續增加到現在的1億5千萬噸。但是,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捕魚量異常發展從而推動了整體數量的增加,除此之外,事實上80年代后半期以來世界的漁業產量已經處于飽和狀態。根據FAO(聯合國食品及農業組織)的資料,現在主要漁業資源的約75%處于過度捕撈或其前一階段的飽和捕撈狀態,這一比率還有上升的趨勢。在科學雜志《科學》上還出現了題為《到2048年世界上的魚類有被吃光的危險》的報道。
但是,小松先生指出,世界上對水產品的需求由于受到瘋牛病、禽流感的發生、健康食品熱,以及臺灣和中國等地收入增加的影響,一直持續增加。因此今后進口到日本的魚的數量將會減少。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的漁業在持續衰退。小松先生指出,與高峰時期相比,日本漁業的產量及產值與高峰時相比下降了一半,漁業從業人數減少到20%,而且其中的半數還是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老齡化不斷嚴重,漁船建造數量也降低到5%以下。現在,食用魚貝類的自給率為57%,約一半依賴進口。小松先生指出:“今后如果日本水產業衰退與進口量減少的狀況進一步惡化,那么確保食用水產品就會變得很困難。”
■必須制定防止亂捕撈的捕魚計劃
關于水產資源惡化的例子,小松先生介紹了大翅鲪鲉捕撈量的推移。1961年捕撈量將近15000噸,但到了2003年卻銳減到1327噸,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不等到長大就亂把小魚捕撈上來,因此有必要完善日本的捕魚計劃。他對此進行了說明:“大翅鲪鲉的單價是和身長成正比的,但現在大翅鲪鲉中的90%都是在身長不到15厘米的情況下就被捕撈上來,其捕撈金額只占全體的1%。問題在于盡管不會帶來多少收入,但依然還在繼續捕撈。”
此外,作為同樣的例子,他還指出關于青花魚也一樣,現在處于資源量低的狀態,雖然必須一邊保護一邊捕撈,但由于大量捕撈未成年魚,使資源得不到恢復。他認為:“比如在挪威,就在進行資源管理的同時進行捕撈,在市場上也能夠形成合適的價格。日本的現狀是,在有資源的時候有多少就捕撈多少,既不考慮市場也不考慮資源量,所以很成問題。”
■有必要從海洋生態系統變化的廣闊視野出發制定對策。
小松先生進一步指出,即使從海洋生態系統變化的觀點來看,日本的漁業也存在問題。海洋中存在著依靠海流生存的魚類的交替循環,所以與30年到50年的周期不斷重復的循環相配合的計劃性漁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建議:“由于日趨稀有的魚類價格很高,所以日本的漁業從業人員愿意捕撈。但應該采取適應海洋環境的戰略,捕撈那些具有豐富資源的魚類,同時等待數量少的種類數量恢復。”
而且,從水產行政的觀點來看,對于沙丁魚、青花魚、秋刀魚等魚類,政府設定的可捕撈量的基準并沒有反映出生物學上的允許捕撈量,兩者的偏離也是亂捕撈日趨嚴重的因素之一。他認為:“在可捕撈量的基準里面應該加入漁業從業人員的意見,并有必要將流通、加工、國民的一般需求等納入制度當中。我們應該認識到,通過設定以科學根據為基礎的捕撈基準,資源的穩定供給是可以實現的。”
■以制定水產業一整套中長期戰略政策為目標
綜上所述,小松先生指出,日本的水產業在衰退,日本周邊海域的資源在惡化,來自外國的進口正在減少,為了保證日本人能夠吃上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水產品,必須制定以日本水產業的結構改革和復興為目標的根本性對策,有必要在法律、資源管理意識、預算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革。
具體來說,他介紹了他本人也參與策劃的日本經濟調查協議會水產業改革委員會的緊急建議。第一,將水產資源明確地定位為日本國民的共有財產。通過這一點來防止原來只要撈上來就屬于漁夫的意識所導致的亂捕撈現象。第二,從漁業從業人數的減少、水產業的多樣化、相對于其他國家的競爭力的觀點出發,徹底改正限制漁業者以外的人員參與水產業的水產業相關法規制度,有必要制定整個產業的一整套中長期戰略。內容包括(1)設定各海域、資源的捕撈量,根據帶有亂捕撈動向的現狀,通過減船、休漁、漁船的現代化、建造新船及調整就業政策等,削減和重新配置捕魚量,構筑一種全面的視角;(2)貫徹以科學數據為根據的資源管理以及嚴格的取締、懲罰規則;(3)引進不同種類、不同地區的捕撈比例制度等。第三,將漁港建設等公共事業預算轉移到以水產業的戰略性根本改革為目標的預算上。
小松先生說:“在新西蘭及冰島等水產業發達的國家,漁業管理層面的制度化正在向前推進。此外,歐盟在水產政策方面為了削減過剩的捕撈能力,也將減船、休漁、補貼等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則致力于強化取締和懲罰力度,有很多可以供我們學習的地方。”
■向后繼世代說明根本改革的必要性
在回答提問中,針對“緊急建議的內容雖然合情合理,但是否能夠在日本水產業深入人心”這一問題,小松先生回答道:“針對漁船漁業的第二個建議,由于相關者對外國的事例也很精通,所以應該會被接受。但第一條開放對水產業的參與,由于漁業權被權利化,所以有可能受到強烈抵制。但是,如果繼續維持現狀,那么水產業是沒有未來的,我們必須說服后繼世代理解這一現實。”